咖啡专业人士测评一杯咖啡的品质时会看两个方面:浓度和萃取率。
顾客是否会觉得这杯咖啡好喝,这两个数据是很好的衡量标准。
即使你对浓度和萃取率没有任何了解,你的味蕾也能告诉你这杯咖啡好不好喝。但如果我们能用术语描述,沟通起来会更简单。
浓度的概念很容易理解,指溶解在咖啡中的固体总量(TDCS)的比重,这是前一部分中提到的关于可溶性固体的另一个术语,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。
如果一杯咖啡的TDCS含量是1%,就意味着另外99%是水。浓度越高,含有的TDCS越多。
“浓咖啡”是一个我们熟悉却经常用错的词语。人们经常用“浓咖啡”表示咖啡的味道或一杯咖啡里能感知到的咖啡因含量。
从技术上讲,浓度是指一杯咖啡的醇厚度,即这杯咖啡在你口中的感觉。一杯浓度高的咖啡,会让你在品尝时感觉到醇厚;一杯浓度较低的咖啡,则会让你感觉很单薄,更像喝水。
不知你是否意识到,舌头的感觉是你判断是否喜欢这杯咖啡的一种方式。如果一杯咖啡太浓或者太淡,你就可能会将它拒之门外。
浓度有一个奇妙之处,从TDCS来看,浓咖啡和淡咖啡之间的差别很小。
例如在美国,大多数人会认为TDCS为1%的咖啡太淡,而TDCS到了2%的咖啡又太浓。好喝的咖啡,其TDCS大多落在1%到2%之间,但喜欢这个区间内的哪个浓度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。
评估一杯咖啡品质的第二个指标是萃取率(有时候叫萃取产率或溶解物产率),它解释起来有点儿复杂。
萃取率是衡量萃取的一种方式,指水从咖啡粉中萃取出了多少物质。可以这样理解:如果你有一份咖啡粉,它就是一份100%的咖啡原料。热水可以拿走(萃取)的咖啡物质的最大值在30%左右,这样一杯咖啡可能会超级难喝。
咖啡专业人士通常希望从咖啡粉中萃取18%~22%的咖啡物质。
萃取率低(不到18%)的咖啡通常萃取不足,而萃取率高(超过22%)的咖啡通常萃取过度。这又回到了“时间”这一数据上:水和咖啡的接触时间越长,萃取出物质的机会就越多。